新闻动态

道家经典《诠言训》解言五诀:68字老茶方,煮沸人间未语心

国学经典,共学勉之

导读

《淮南子》的智慧,如同老茶越品越醇,《诠言训》中的字句更是藏着为人处世的真味。这五句箴言不唱高调,只说家常话——如何活得踏实?如何守住本心?答案或许就在街坊邻里的烟火故事里,在日升月落的平凡光阴中。

图片

1.名过其实者损,实过其名者长

译文

名声超过实际能力会招致祸患,德行高于名声方能长久。此句告诫莫被虚名所累,厚德载物才是立身之本。

心得感悟

巷口修车的老李头最懂这个理。他修车从不挂锦旗,可方圆几里的人都认他的手艺。反观某位“养生大师”,四处演讲出书,最后因夸大疗效被揭穿。

真正的价值不在旁人的喝彩,而在默默打磨的功夫里。就像腌一坛好酱,急火快炒的香味飘得远,却不如慢火细熬的滋味厚。

人活一世,与其争那浮名薄利,不如把日子过成实心的秤砣——沉甸甸的,压得住岁月风霜。

图片

2.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;政教有经,而令行为上

译文

治国需遵循常理,以百姓利益为根本;推行教化要把握纲要,以令行禁止为关键。

心得感悟

小区物业最近整治乱停车,起初贴告示无人理,后来划车位、装地锁才见成效。

这让我想起老家祠堂的族规,墙上刻着“爱惜公物”,可真正管住孩子不涂画的,是墙角那筐供人随意取用的粉笔。治国如治家,空谈仁义不如设身处地解难题。

好的规矩不是冰冷的铁链,而是遮雨的屋檐——既立得住,又能让人甘愿驻足其下。

图片

3.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

译文

君子若不庄重则无威严,所学也难以稳固。此句强调内外兼修的重要性。

心得感悟

早年间见私塾先生,布衣布鞋却自带气度,孩童见之自然噤声。如今有些教师西装革履,却镇不住课堂喧闹。

原来真正的“威仪”不在衣冠,而在骨子里的笃定。就像家中那方祖传砚台,粗陶质地却稳若山岳,研墨时不晃不响。

人若心浮气躁,纵使满腹经纶,也如沙上筑塔;若能沉心静气,便是粗茶淡饭,也吃得出从容滋味。

图片

4.水积则生相食之鱼,土积则生自穴之兽

译文

积水成渊则鱼群相残,聚土成山则野兽争斗。此句警示资源过度集中必生纷争。

心得感悟

老宅天井里的金鱼缸曾养过几十尾锦鲤,争食时搅得水浑鱼病。后来分到三个小缸,鱼儿反而鳞光鲜亮。

家庭相处亦如此:子女争房产、妯娌比排场,往往源于“一锅饭抢着吃”的焦虑。倒是见过四世同堂的大家庭,长辈早早明确“各房管各事”,年节团聚时反而其乐融融。

有时候,退一步不是吃亏,而是给幸福腾出呼吸的空间。

图片

5.圣人不为物先,而常制其末

译文

圣人不会贸然抢先,却能掌控事物发展趋势。此句阐发“以静制动”的处世智慧。

心得感悟

见过公园里真正的钓鱼高手,从不频频甩竿,而是静静守着浮漂,等鱼儿自己咬钩。

生活何尝不是如此?急着催婚的,往往把儿女逼得离家;整天盯着孙辈功课的,反让孩子厌学。智慧如种地,春耕时不问秋收,只需按时浇水施肥。

那些活得通透的人,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收住手——正如老裁缝说的:“线头留三分,衣裳才抻得开。”

结语

读《诠言训》,如与老友檐下对弈。这些道理不深奥,却需用岁月去印证:少计较虚名,多沉淀真心;少强求控制,多顺势而为。千年前的智语,终化作今日窗前的明月光——不灼热,却足够照亮脚下的路,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,活出松柏般的静气与从容。

与君共勉,静守本心,道法自然。

END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